化工安全復合型人才一將難求
發布者: 發布時間:2012-12-10 閱讀:2223次 |
較長一段時間來,企業普遍反映化工安全復合型人才極為緊缺。在不久前國家安監總局、教育部聯合召開的高等學?;ぐ踩珡秃闲腿瞬排囵B工作座談會上,安監總 局副局長孫華山指出,加快復合型人才培養是有效預防化工行業重特大事故的迫切需要。對此業內人士提出,問題關鍵是培養機制沒有形成,探索有效的培養模式和 途徑對于打造復合型安全管理人才隊伍有重要意義。 目前我國化工企業生產、技術及管理人員大都源于高等院校的化工類專業畢業生。按照現行培養模式,大學生往往只掌握一個、最多兩個專業的知識,大都未接受過安全課程教育,如果從事化工安全生產管理,往往會感到知識不足、力不從心。 山東東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總監趙仲如向記者分析:“國內院校學科劃分得比較細,比如學化工機械專業的,對焊接方面的知識就不了解,轉型學習 安全管理面臨一定困難,而且學歷越高,轉型越困難。與此同時技術發展太快,像設備新型加工方式不斷出現,所采用的新材料、新工藝對安全的要求更高。民營企 業安全復合型人才最缺乏,主要原因是這類企業人員流動性強,培訓機制跟不上,安全復合型人才難培養。” 業內人士認為,大學教材與化工安全生產實際銜接不夠,也是安全復合型人才難培養的主要原因。例如,大學化工安全教材都講爆炸,但一般不延伸介紹 可燃氣體泄漏造成空間爆炸的問題,目前的教材也沒有涉及化工裝置進入受限空間作業的安全問題。現有大學教材對先進安全技術介紹不夠,例如國際上普遍應用的 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HAZOP)技術基本沒有出現在教材中。 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是,在化工企業內,DCS和安全儀表工程師非常缺乏,特別是掌握先進化工工藝安全管理技術的工程技術人員、掌握儀表功能安全 技術的儀表工程師少之又少?,F在國務院國資委要求中央化工企業要配備符合條件的安全總監,但大多數企業很難選到合適的人員。國家安監總局在推廣HAZOP 過程中遇到了人才瓶頸,其正在推廣的“兩重點一重大”裝置裝備自動化控制系統和緊急停車系統也因人才制約進展緩慢。 另一個現象是化工專業畢業生因缺乏安全生產意識,缺少安全基本知識、技能及管理技術,進入崗位后因操作不當造成了安全生產事故。典型的事例是 2012年2月28日河北克爾化工有限公司發生的重大爆炸事故,其領導層(總經理、生產總監、安全總監、總工程師、安全部經理、技術部經理)都是大學或研 究生畢業,但由于安全意識不足、安全觀念淡薄,盲目違法擴大產能,隨意變更生產原料、工藝設施和工藝參數,對事故發生前四個月內連續3次發生異常著火的現 象沒有給予高度重視,最終釀成了重大爆炸事故,造成29人死亡和失蹤的慘劇。 2012年11月11日,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發生一起中毒窒息事故,造成3人死亡,其中1人是今年剛剛畢業的大學生。發生事故的公司是一家由留學 生和高校教授發起成立的高科技企業,承擔神華蒙西煤化股份有限公司廢液除硫環??蒲袑嶒烅椖?。該公司員工在未進行置換、檢測,未辦理作業票和無人監護的情 況下,違章進入受限空間作業,造成1人中毒死亡,另外2人因不明情況盲目施救導致死亡,教訓慘痛,令人深思。 青島科技大學教授呂志果介紹,國家安監總局已建議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化工機械專業、化工儀表及自動化專業將化工安全課程設為必修課,其他化工 類相關專業將化工安全課程設為選修課,鼓勵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化工機械專業、化工儀表及自動化專業學生相互選修課程或攻讀第二學歷。下一步,各高校會相 應調整化工安全生產課程設置,完善相關課程內容,將基礎理論向化工廠易發事故延伸。 趙仲如建議,化工安全生產課程的設置應在相關的專業課程里加一兩個章節,比如常規11種工藝中,精餾在相變時面臨的易燃、易爆問題,機械安全高度及振動問題?;ぴO備專業也應增加重點設備和大型機組安全概念和大型機組在線監控的內容。這樣一來,可使培訓更具針對性。 呂志果建議,化工企業在招聘人員時,應當優先招收在高校選修化工安全課程的學生,以利于形成培養化工安全管理復合型人才的機制。 記者還了解到,昊華宇航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的一套做法非常有助于企業自身對復合型人才的培養。該公司對待安管人員做到了素質高人一籌、待遇高人一 等、提拔優先一步。從2008年8月開始,他們對安管人員實行競聘上崗,嚴格考試考核,選拔高素質人員充實到安管隊伍中。在此基礎上,他們對安管人員實行 動態管理,嚴格考核,優勝劣汰,在工資待遇上規定安管人員比同等崗位高30%。這些做法調動了安管人員的積極性,涌現出一批素質高、作風實、責任心強的安 管人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