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石化原料能否與天然氣搭邊
發布者: 發布時間:2013-10-27 閱讀:396次 |
近日, 正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亞洲國家進行訪問的加拿大自然資源部部長喬·奧利弗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加拿大計劃出口的石油和天然氣將有能力與全球現有的和新的供應國競爭,加拿大不會給出口許可的審批設置任何障礙。 與此同時,另外一則消息也跳入人們視野。普氏能源資訊全球石化指數(PGPI)月度報告顯示,在3萬多億美元的全球石化市場,石化產品的價格在9月份環比上漲了1.9%至1388美元/噸,這是連續第4個月價格上漲。 兩則消息相結合,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當下中國石腦油制乙烯毫無價格競爭力的困局。中國石化原料能否與天然氣搭邊?這再次引起人們的思考。 指望不上自產氣 LNG或成突破口? 在第四屆中國國際石油化工大會上,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戰略與信息研究室主任李振宇表示:“中國頁巖氣的發展不一定會有化工的機會。中國常規天然氣的乙烷含量非常低,像塔里木盆地的乙烷含量也就是1%左右,很多地方甚至達不到這個量,是所謂的‘干氣’。而美國很多常規天然氣本身就是含有10%左右乙烷的‘濕氣’。同一地區的頁巖氣與常規天然氣只是地質儲藏方式的不同。所以,即使我國未來頁巖氣的產量能夠像美國那樣大量開采,也未必會有美國那樣含有10%左右乙烷的產出。我國天然氣目前第一位是保民用,現在這個價格做石化產業不具備經濟可行性。” 那么除了未來的頁巖氣,中國石化產業真的無法將天然氣納入原料大名單嗎?此題并非無解。李振宇認為,LNG就可以成為很好的石化原料。其濕氣中的乙烷和冷能是優質的化工原料。 李振宇認為,在我國進口LNG中,濕氣的比重遠遠大于干氣。如果利用LNG的冷能分離出重烴類氣體,不僅可以調節LNG的熱值,使之與管道天然氣的熱值相匹配,還可以用乙烷代替石腦油等組分原料生產乙烯,降低乙烯成本,為企業帶來客觀的經濟效益。 高效資源利用應考慮 接收站與沿海項目結合 在談到資源高效利用方面,李振宇建議:我國在今后規劃LNG接收站項目時,應將LNG 接收站建設與我國南方煉化項目結合考慮,合理高效利用進口LNG冷能及乙烷資源,以實現LNG 資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其具有三個好處:一是LNG 冷能可以得到有效利用,例如冷能可用于煉廠空氣分離、乙烯裂解氣低溫分離以及LNG 中輕烴分離等;二是LNG可用于煉廠制氫,保障煉廠氫氣供應,節約石油基制氫原料;三是可將LNG 中乙烷分離出來作為乙烯裂解原料,進一步提高乙烯裝置經濟效益。 目前,我國已經將LNG冷能利用到實際生產中,然而,我國對LNG中乙烷的運用目前還處于空白狀態,乙烷等重烴類組分絕大多數仍用于燃燒使用。而乙烷作為燃料并不能充分體現其資源價值。 未來,如果LNG接收站與沿海項目能夠結合,中國石化原料高位不下的困局或將有所緩解。 |